發(fā)布日期:2025-07-21 瀏覽次數:631
一、新型護坡砌塊的研發(fā)
1、常見生態(tài)護坡技術的現狀分析
目前常見的生態(tài)護坡技術包括老式護坡磚、連鎖護坡磚、植生袋、生態(tài)混凝土、土工格室、各類噴播、魚巢磚等,老式護坡磚的使用較為普遍,這主要是由于同其它生態(tài)護坡技術相比具有施工簡單、工程造價低、開孔率高等優(yōu)點,但這項技術卻存在著土壤流失量巨大的弊端。
2、新型“坡改平”生態(tài)護坡砌塊的研發(fā)
(1)新型護坡砌塊的設計原理
在分析各種護坡技術優(yōu)缺點的基礎上,我們著手研發(fā)了一種新型生態(tài)護坡磚,它既具有其它護坡技術的優(yōu)點,又能克服其它護坡技術的弊端。
受山區(qū)梯田、水平條等工程形式的啟發(fā),我們設想通過把坡面分解為若干個水平面,達到護坡工程土壤穩(wěn)定的技術,解決坡面土壤流失問題。
通過多方案的論證,最終確定了一種新型的“坡改平”生態(tài)護坡砌塊(以下稱“新型護坡砌塊”),通過“坡改平”技術把整個坡面分解為一個個“小平面”,以“小平面”土體的穩(wěn)定,進而實現整個坡面的穩(wěn)定。
(2)新型護坡砌塊的設計
新型護坡砌塊為正六邊形,中空,內空部分為正六邊形或圓形,底端面與水平面成一夾角α,夾角α的大小與所護邊坡坡度相匹配(如圖2-1),這樣,在坡面鋪設護坡砌塊時,護坡砌塊底部也與坡面相吻合,上端能夠保持水平,確保砌塊內土體的表面保持水平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最大程度地保持土壤。

通過論證和試驗,新型護坡砌塊形式的變化,帶來了自重變大的問題,為了克服砌體自重分力產生的下滑力,減少因重量累加可能對坡面下部砌體的擠壓破壞,新型護坡砌塊的底端設計至少一組阻滑齒(見圖2-2、圖2-3),齒長2cm(可2~3cm),護坡磚通過阻滑齒與基礎的“咬合”,可以將每塊磚體的重力就地傳導到坡面上,可以顯著減少磚體向下層的重力傳導。
(3)穩(wěn)定及力學性能
由于新型護坡砌塊的材料沿用了混凝土,一般混凝土與坡類基土之間的摩擦系數f為0.6~0.65.加之底部設有2~3cm阻滑齒以削減斜面重力分量,可確保砌塊整體穩(wěn)定。護坡砌塊砌筑采用面-面鑲嵌連接,經分析磚內無土,磚壁應力最大時能夠滿足穩(wěn)定要求。初步對比試驗表明,新型護坡砌塊的橫向抗壓強度遠大于老式護坡磚。
(4)施工工藝
施工工藝與老式護坡磚基本相同,坡下部應根據坡長計算并設置趾墻,鋪設時按照“自下而上”的順序進行,相鄰護坡砌塊要擠緊,做到橫、豎、斜線對齊。
護坡砌塊鋪設完成后,將種植土填入護坡砌塊中,植物措施施工完畢后輕輕拍實。首次灌溉或降雨后砌塊內土壤發(fā)生沉降,以土壤表面低于上沿1~2cm為宜,有利于蓄水保土。對于靠近邊墻和趾墻的空檔,可以鋪礫石,以防土壤流失。
(5)護坡植物的選擇
這種新型護坡砌塊把坡面植物栽植轉化為平面植物栽植,由于新型護坡單塊磚體內栽植植物的土壤容積由現有護坡磚的6394cm3增大到13256cm3.是老式護坡磚容積的2.07倍,更有利于植物生長,涵養(yǎng)水源的能力也比老式護坡磚大大增強,護坡植被的選擇也可以由原來的單一植草護坡改善為“灌木+草+藤本”護坡,甚至還可以栽植小喬木(栽植模式見圖2-4),既提高了護坡的防護標準,也可以更好地滿足了景觀建設要求。
(6)應用領域
考慮施工、邊坡穩(wěn)定和經濟合理性等因素,這種新型生態(tài)護坡砌塊適用于1:1~1:4的土質邊坡防護,尤其適用用高速公路路基邊坡的生態(tài)防護,能夠有效解決老式護坡磚帶來的土壤流失問題,可廣泛應用于公路、鐵路、河道邊坡防護以及公園景觀建設等領域。
二、結論及建議
新型護坡砌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和發(fā)展前景
新型護坡砌塊的研究和試驗表明,它具有保土蓄水效果好、坡面綠化措施選擇空間大、穩(wěn)定性好、施工簡單、經濟實用、后期成本低等特點,是一種保土保水效益顯著、實用性強的創(chuàng)新產品,“坡改平”生態(tài)護坡技術在國內屬首例,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和發(fā)展前景。
初步的示范推廣,使我們看到這是一項生態(tài)友好、減少土壤侵蝕和蓄水保墑效益顯著、具有巨大生態(tài)、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土保持應用好技術。
Copyright © 2020 安徽宏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008377號-1